孔劇的演出,普遍熱衷演出《拉瑪堅》劇碼,雖然藝術團們曾經也演出過《烏納魯》,但是熱度終是不如《拉瑪堅》。(圖片來源:sanook)

認識泰國箜劇|泰國古老傳統的文化精粹

看見泰國編輯團隊

喜歡泰國傳統文化的小夥伴們或多或少都應該聽說過《箜劇》這一門古老的藝術,甚至有的小夥伴可能看過箜劇的表演,但是對於箜劇,小夥伴們有深入瞭解過嗎?如果沒有,那現在就一起來深入瞭解一下吧~

泰國“箜劇”是一種結合了文學與藝術等眾多領域的高雅戲劇,但 “โขน(箜劇)”一詞究竟源於哪個時代尚未清楚。(圖片來源:sanook)

認識泰國箜劇

“箜劇”這是一種結合了文學與藝術等眾多領域的高雅戲劇,但 “โขน(箜劇)”一詞究竟源於哪個時代尚未清楚。

箜劇是包含了文學與藝術等眾多領域精粹的集合,比如文學、創作藝術、舞臺藝術、作曲、手工創作等,並且借鑒了《攪乳海》的部分表演形式與裝束,箜劇既有舞蹈場面也有驚險刺激的戰鬥場面,如《祭拜劍棍之師》一出,其中包含了旁白、對白、音樂等表演元素。在箜劇的表演中,最鮮明的特點是表演者需要戴上《箜劇》特有的把臉和脖子全部覆蓋的面具(抑或頭罩),比如夜叉面具、猴子面具、神明面具等,這些面具都經過了上色、貼金以及貼裝飾的玻璃物等。

箜劇是包含了文學與藝術等眾多領域精粹的集合,比如文學、創作藝術、舞臺藝術、作曲、手工創作等(圖片來源:sanook)

在古時候,男主角和神明兩個角色是需要戴面具進行表演的,但後來變成了無需戴面具表演,和影視劇一樣用真臉演出,而裝束則和女箜劇(全女性出演的箜劇)一樣。在古時候,男主角和夜叉角色的裝束通常只有兩種顏色,一種是衣服的顏色,一種是手臂的顏色,通過手臂上的顏色來表示護甲,且其花紋一般是 Phum 花紋或者 Krajang Daoui 花紋。至於猴子裝束上的花紋則是 WongThaksinawant 花紋,用來表示猴或者熊的毛髮。

在古時候,男主角和神明兩個角色是需要戴面具進行表演的,但後來變成了無需戴面具表演(圖片來源:sanook)

表演時是以我們稱之為配音的一種講訴故事的步調和一種對話形式的步調進行的,這些配音的體裁一般是韻文 Kapy Yani 或者 Kapy Chabang,配音團隊裡一般分為主唱人員和合唱人員,同時配以五大傳統樂器(簫、圈鑼、鐃、雙面桶鼓、木琴)進行演出,熱門劇碼一般是《拉瑪堅》以及《烏納魯》。現在主要由 Bunditpatanasilpa 研究所(Bunditpatanasilpa Institute)對箜劇進行傳承和訓練,而藝術廳則負責安排演出。

  • กาพย์ยานี(Kapy Yani):一種只有11個字的詩歌,分為兩段,第一段5個字,第二段6個字。
  • กาพย์ฉบัง(Kapy Chabang):一種只有16個字的詩歌,通常分為三段,第一和第三段每段6個字,第二段4個字。
詩琳通公主也曾參加傳統音樂演出(圖片來源:sanook)

箜劇的舞蹈是一種有著自己獨特藝術風格的舞蹈,雖然“โขน”一詞究竟出自哪個時代還不能確定,但是在泰國的文學作品《帕羅賦》(ลิลิตพระลอ)中卻有著箜劇演出的描述,書中寫到在帕羅的喪禮期間,Phrapheun 和 PhraPhaeng 說到“ขยายโรงโขนโรงรำ ทำระทาราวเทียน”(擴建舞蹈培訓點,興建煙火臺和燭架),因此有人推測“โขน”一詞可能是從其他語言中的某個詞或者某個涵義中演變而來的,具體如下所示:

“โขน”可能來自孟加拉語中的”โขละ” 或者 “โขล”(有時候寫作,寫成โขฬะ或者),這是印度教一種皮質樂器的名字,其造型近似於泰國的塔朋鼓,用土為身,沒有支撐腳架,沒有降調用的弦,其聲較為洪亮,在印度的孟加拉地區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樂器。這種樂器一般用在 Yatra 或者 Lakornre(類似於洛坤差德裡戲)的表演中。有人推測這種樂器可能曾經是某類戲曲的演奏樂器,因此才根據樂器 โขล 的名字來命名。

泰國塔朋鼓,一般用在 Yatra 或者 Lakornre(類似於洛坤差德裡戲)的表演中。有人推測這種樂器可能曾經是某類戲曲的演奏樂器,因此才根據樂器 โขล 的名字來命名。(圖片來源:sanook)

“โขน”可能來自伊朗語中的 ษูรัต ควาน,意思是表演用的玩偶或者傀儡,它們由人操控並配音,而這些人通常將其稱為“ควาน”或者“โขน”,類似於今天箜劇演出中的配音演員。

在高棉語中,“โขน”在高棉語字典裡的意思是戲劇,但是寫作“ละโขน”,而這個詞意思是一種表演類型。

此為柬埔寨面具舞,在高棉語中,“โขน”在高棉語字典裡的意思是戲劇,但是寫作“ละโขน”,而這個詞意思是一種表演類型。(圖片來源:sanook)

從上面這些推測中還是不能確定“โขน”一詞究竟來自何種語言,而在《年皇家字典1982年版》中給“โขน”的解釋是1.類似於洛坤 ram 的一種戲劇表演形式,表演劇碼多為《拉瑪堅》,演員需戴上一種稱為“หัวโขน”的表示角色的面具。2.意指用來使船頭船尾上翹的木材,被稱作“โขนเรือ”。3.一種船頭翹起的船的名字,被稱作“เรือโขน”,詩歌《Lilit Phayuhyattra》中描寫了大大小小很多“เรือโขน”。4.木琴或大圈鑼兩頭翹起的尾部。

不能確定“โขน”一詞究竟來自何種語言,而在《年皇家字典1982年版》給出瞭解釋(圖片來源:sanook)

在那萊王時期,法國外交官 laLoubère 曾談及他看到的箜劇,他說“箜劇是根據椰胡和其他樂器的音樂節奏起舞的一種舞蹈,演員們戴上面具並拿著武器,演出看起來更側重於戰鬥而不是舞蹈,大部分演出更側重於翻騰跳躍,有的舞姿甚至看起來不合常理,而且跳了很久才停下來說上一兩句話,大部分面具看起來也很討厭,是一直奇怪的動物面孔(猴子)或者妖怪的面孔(夜叉)。”這是外國人對於泰國人過去的娛樂的看法。

在那萊王時期,法國外交官 laLoubère 曾談及他看到的箜劇(圖片來源:sanook)

最初箜劇的演出並不會根據劇情來佈置場景,演出的劇情景象都是靠想像。根據劇情佈置場景來演出是在拉瑪五世時期才首次出現,當時拉瑪五世想給舞臺上箜劇佈置相應的場景,就像是 Narisara Nuvativongse王子(สมเด็จเจ้าฟ้ากรมพระยานริศรานุวัดติวงศ์,His Royal Highness Prince Chitcharoen, the Prince Narisara Nuvativongse)當時給古戲劇的演出所做的那樣。

最初箜劇的演出並不會根據劇情來佈置場景,演出的劇情景象都是靠想像。(圖片來源:sanook)

箜劇可以分為五類,分別為:

露天箜劇(Khon Klang Plaeng)

露天箜劇是一種戶外箜劇,不會特地搭建戲臺,而是以演出場地的地形和自然風光為背景,包括男主角在內的全部演員都需要帶上面具,常演的劇碼是《YokThaprob》,這出劇碼是從《攪乳海》劇碼演化而來的,常在登基大典時演出。這出劇碼出現於大城王朝時期,通過以排兵佈陣的形式來展現,同時配以專門的音樂,但是後來演出內容改成了《拉瑪堅》,演出時也會配以音樂,可能也會有部分對白,但是沒有吟唱部分。

露天箜劇是一種戶外箜劇,不會特地搭建戲臺,而是以演出場地的地形和自然風光為背景(圖片來源:sanook)

民間箜劇(Khon Rong Nok)

是在有屋頂的簡易劇院裡進行演出,演出時沒有箜劇演出要坐的床,而是以與舞臺一樣長的大竹子代替,大竹子周圍有供演員行走的空隙。有配音和對白,但是沒有吟唱部分。有兩組樂隊進行配樂演奏,因為需要演奏很多曲目,因為兩組樂隊分別在劇院的兩側,因此又稱為頭部樂隊和尾部樂隊,亦或者是左側樂隊和右側樂隊。以前在演出諾箜劇時,會有開場樂,全部的演員都會上臺根據開場樂的節奏跳舞,開場樂結束後會演出夜叉遊山,捕捉動物為食,而此時羅摩誤入了夜叉的花園的劇情。演完後就息演休息,晚上演員們會在小劇院裡過夜,第二天再演出準備好的劇碼,因此這種箜劇又被成為“睡在劇院的箜劇”。

是在有屋頂的簡易劇院裡進行演出,演出時沒有箜劇演出要坐的床,而是以與舞臺一樣長的大竹子代替,大竹子周圍有供演員行走的空隙。(圖片來源:sanook)

幕前箜劇(Khon Na Chor)

這是一種直接在皮影戲幕布前演出的箜劇。在演出皮影戲時,是把皮影放在白布前表演,同時配以音樂,這時操控者需要根據音樂的節奏來進行皮影的操控,但皮影戲最重要的技藝是配音和對白,最喜歡演出的劇碼是《拉瑪堅》。而後來在過場之時,會讓演員出來真人表演,因此逐漸有人將其稱為“緊接著皮影的箜劇”,而此後戲班更是讓演員直接在幕布前進行表演,不再在幕後操控皮影演出,因此這種箜劇就逐漸變成了幕前箜劇,這也致使需要在幕布兩旁設置兩扇門(供演員上下場),而這種幕布便被稱為“挖孔幕布”。

這是一種直接在皮影戲幕布前演出的箜劇(圖片來源:sanook)

宮廷箜劇(Khon Rong Nai)

這是一種結合了洛坤劇技藝以及泰北部舞蹈動作的箜劇,它的配樂一般有兩個樂隊交替演出,其演出囊括了舞蹈、配音、對白、用洛坤奈劇的樂器演奏的配樂、配合動作的吟唱等,進一步豐富了箜劇的內容。另外在拉瑪一世和拉瑪二世時期,箜劇和洛坤劇還出現了融合,同時皇家詩人不僅對其進行了雕琢,還給其撰寫了更為風雅優美的韻文對白。

如今藝術團們演出的箜劇,不論是表演露天箜劇還是幕前箜劇,都是採用宮廷箜劇的模式來進行演出。

這是一種結合了洛坤劇技藝以及泰北部舞蹈動作的箜劇,它的配樂一般有兩個樂隊交替演出,其演出囊括了舞蹈、配音、對白、用洛坤奈劇的樂器演奏的配樂、配合動作的吟唱等,進一步豐富了箜劇的內容。(圖片來源:sanook)

佈景箜劇(Khon Chak)

在五世王時期,有人提出能不能在舞臺上演出箜劇的時候,像原始戲劇一樣有佈景,而表演則還是按照宮廷箜劇的形式來演出,但是會根據內容分成一折一折的形式,這樣讓箜劇得到了新的劇情排序,不再前後內容反復切換,以便方便進行佈景。之後藝術家們將箜劇分成了很多折,如《ชุดปราบกากนาสูร》《ชุดมัยราพณ์สะกดทัพ》《ชุดชุดนางลอย》《ดนาคบาศ》《ชุดพรหมาสตร์》《ชุดศึกวิรุญจำบัง》《ชุดทำลายพิธีหุงน้ำทิพย์》《ชุดสีดาลุยไฟและปราบบรรลัยกัลป์》《ชุดหนุมานอาสา》《ชุดพระรามเดินดง》《ดพระรามครองเมือง》等。

在五世王時期,有人提出能不能在舞臺上演出箜劇的時候,像原始戲劇一樣有佈景,而表演則還是按照宮廷箜劇的形式來演出,但是會根據內容分成一折一折的形式,這樣讓箜劇得到了新的劇情排序,不再前後內容反復切換,以便方便進行佈景。(圖片來源:sanook)

箜劇的演出,普遍熱衷演出《拉瑪堅》劇碼,雖然藝術團們曾經也演出過《烏納魯》,但是熱度終是不如《拉瑪堅》。而箜劇《拉瑪堅》的劇本各朝代都有對其進行編寫,如大城王朝時期,吞武裡王朝時期,曼谷王朝時期等。尤其是在曼谷王朝時期,尤其喜歡演出拉瑪二世編寫的版本,因為藝術家們將其編排成了一折一折的形式以便於演出佈景版的箜劇。而拉瑪六世也為其編寫了吟唱歌詞和韻文共6首,分別為《消失的悉多》《火燒楞伽島》《驅除夜叉王 Phipek》《築路篇》《楞伽島初戰》《蛇套》。

箜劇的演出,普遍熱衷演出《拉瑪堅》劇碼,雖然藝術團們曾經也演出過《烏納魯》,但是熱度終是不如《拉瑪堅》。(圖片來源:sanook)

好了,以上便是本次要介紹的內容了,看完小夥伴們有沒有覺得箜劇的神秘面紗又被揭開了一層的感覺呢~

本文轉載自 滬江泰語《要了解泰国,绝对不能少的是他们的精粹——孔剧》


看更多泰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