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i-culture-khon-lakorn

探究泰國面具文化:神的臉、鬼的面、祖師爺的容顏

看見泰國編輯團隊

作者:楊俊業博士 臺灣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資深外交官

2017年6月26日泰國《世界日報》A3版「泰國新聞」刊登一則標題為「黎府鬼面具節 7國鬼怪參與大遊街」之報導略述:副總理塔納薩上將、文化部常務次長甲叻頌蓬,於昨(25)日一同主持黎府2017年國際鬼面具節儀式,在各國代表和黎府民眾一同欣賞來自泰國、寮國、柬埔寨、印尼、南韓、印度、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代表團,也紛紛穿戴各國特色鬼面具或鬼裝參與巡遊活動,大白天黎府縣到處呈現鬼怪大聚會熱閙非凡。黎府府尹申蓬表示,舉辦黎府國際鬼面節是為了繼承和弘揚地方文化風俗和智慧結晶,在響應政府大力推動發展4.0經濟時代的同時,促進當地經濟和旅遊業的發展,在深化國家改革政策的基礎上泰國發展成長治久安的國家,此次活動吸引大量來自國內外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等云。由此得知,黎府丹賽縣為配合「泰國4.0」國家發展戰略及「一村一品(OTOP/ โอทอป)」經濟政策,選擇「鬼面具節(ผีตาโขน)」作為地方觀光文化品牌,使得傳統「皮塔空」面具一改往昔宗教色彩躍身成為文創商品,此舉將直接影響鬼面具型制與保存觀念的轉變。

人類社會使用「面具」的習慣與傳統由來已久,其發韌與古人相信「面具」賦有靈性,可表徵「古代靈魂」與「護身符物」等鬼靈信仰相關,因為遠古所有人力無法企及的事物,先民會轉求神靈或祖靈助佑,而「重祭祀」、「多靈魂」及「祖先崇拜」等現象是中國西南方、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大陸及爪哇島等區域民族之古文化特質,這些民族對於「敬神」、「尚靈」、「畏鬼」及「頌魂」等觀念根深蒂固,酬神、驅鬼與除疫等祭祀儀式成為原始社會的重要特徵,而儀式所使用的「面具」因具有「魂(ขวัญ)」的概念而轉借成神靈或鬼怪的象徵,成為先民事神及溝通萬物精靈之有形載體,也是巫覡或祭祀主藉以達到人神交流的無形平臺。

泰國地處於綜合多元文化影響的交通樞紐,北起中國、南迄馬來半島以迄爪哇,西自印度、經緬甸、柬埔寨而東抵越南,泰族汲取中、印兩大古文明與其他古老部落之戒律,其文化特質(Culture Trait)具有中國、印度、吳可帝國、斯里蘭卡、緬甸、寮國及爪哇等地之「基因」。換言之,泰國的「面具文化」是立基在中國儺、藏文化、印度面具文化及爪哇「惡魔面具」等基礎上,並與常民生活連結成的一種文化脈絡,面具不僅是一種日常物質,更兼具神話、宗教、文學與文化意涵,藉著結合在地戲劇表演、節慶娛樂和宗教祭儀,串連起本地經濟、社會、觀光與資產保存等現代化發展過程。

據考證面具結合舞蹈的宗教儀式源自北印度高山地區,這種將面具結合祭祀舞蹈的模式,主因為古人常將疾病與惡鬼作祟的假想做連結,是屬於佛教密宗(Tantric Buddhism)儀式的一類,之後隨著佛教的傳佈,面具的使用逐漸融入各地不同的原始信仰、神話傳說、民情風俗及價值判斷等區域元素而產生改變,至現代並朝向文化資產與觀光資源的觀念轉變;易言之,面具文化已從與宗教之間的精神關聯或傳統戲劇的附屬角色,轉型成為文化商品或旅遊宣傳之特色亮點,因此泰、柬兩國才會各自對於「面具舞/箜劇(การแสดงโขน)」訴求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出文化差異之主張。

2016年5月29日與6月8日泰國「世界日報」及2016年6月8日與2017年4月柬埔寨「星洲日報」與「華商日報」分別以「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箜劇獲列名錄」、「面具舞若申請非遺 柬將阻止泰國」、「柬申遺『箜劇』 乃敦:泰照樣可以」及「柬『面具舞』正式申遺」等新聞標題,報導泰、柬兩國就「面具舞/箜劇」據理力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之申請理由如下:

「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箜劇獲列名錄」:泰國文化部長威腊表示,已授權文化促進廳著手處理泰國傳統文化智慧申遺工作,準備從2017年開始每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一項申遺項目,包括泰國箜劇、泰餐、泰式按摩、泰國傳統舞台劇和泰拳,其中箜劇被列為首個申遺項目,因為是泰國最具文化傳統,保護完好、極具泰國智慧的表演節目,具體分為箜劇服飾、技藝、配樂和表演動作等。

「面具舞若申請非遺 柬將阻止泰國」:柬埔寨正準備將6種文化遺產申請列入名單,其中也包括「面具舞」在內,如泰方真的將「面具舞」申遺,柬埔寨將會阻止。「面具舞」是柬埔寨的傳統舞蹈,由於柬泰文化相似,「面具舞」也因此很久以前就流入泰國。

「柬申遺『箜劇』 乃敦:泰照樣可以」:泰國外交部長乃敦表示,申遺不代表箜劇能成為柬埔寨的特有文化,也不會影響柬埔寨和泰國的關係。一個國家申遺並不意味著該國就擁有所屬權,申遺的意義是為了將這項文化傳承,過去也有兩個國家提出申請。泰國的做法與柬埔寨並不衝突,因為依照申遺原則,每個國家都可以將同一種文化申遺,例如南韓和北韓都將「泡菜」申遺。

「柬『面具舞』正式申遺」:柬埔寨文化藝術部於2017年3月29日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面具舞」申遺審查,預計將花費兩年時間決定是否批准「面具舞」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柬文化技術局長哈杜表示,柬埔寨不會反對也不會擔憂泰國也將「面具舞」申請列遺,因為每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的文化。文化藝術部發言人泰努拉宋亞也強調,我們可以看到柬埔寨與鄰國有相似的文化,但是如果仔細觀察,柬埔寨面具舞與泰國面具舞之間有些差異。因為面具舞是柬埔寨一種優雅、古典而華麗的傳統戲劇舞蹈,加上樂曲旋律的不斷變化,這些元素的增加使得面具舞有別于傳統的戲劇表演,所以沒有人稱其為戲曲表演,而稱為「面具舞」。面具舞是柬埔寨一種古典舞蹈,吳可王朝之前(九世紀)發明的高棉古代舞蹈,主要是在吳哥古跡的石雕上發現。

藉由上述報導得悉,西元2002年泰國文化部為協助維持「敬神、忠君、愛國」的社會價值觀及加強關注柔性文化國力的展現,進行改組並明訂任務為保護、維持、提高、傳播和推廣民族宗教、藝術與文化事務,試圖在文化雷同性極高的東南亞國家中,建立足以代表泰國意象的文化特色,希望透過建立民俗文化、語言、食物與服飾等優勢來創造獨特性,以期有效達到預設的文化效益、經濟利益及觀光收益。泰國箜劇所使用的面具即成為文化部建立國家意象與文化自覺的行動策略,使得泰國當代的面具文化在精神層面上,漸從以往的宗教或戲劇角色,轉而強調創意與娛樂效果,並走向商品化的經濟過程,而面具的功能也從傳統之宗教祭儀用具,經過戲劇展演之舞臺道具,最終朝向文創產業之藝術商品而不斷轉型。

細究泰國面具文化的類型,除了前述戲劇文學類型的「箜面具」外,另有節慶娛樂穿戴用的丹賽「鬼面具」及宗教拜師儀式用的「魯士面具」,其中除「魯士面具」的使用仍侷限於拜師祈福、驅鬼除疫、增強人緣及啟迪智慧等宗教祭儀功能外,目前「箜面具」及「鬼面具」的使用均已朝向觀光文化資產的概念轉型,泰國郵政公司曾以「箜面具/หัวโขน」(1975年6月10日、1981年7月1日及2013年4月2日)及「鬼面具/หน้ากากผีตาโขน」(2007年6月23日)為主題發行紀念郵票推廣,但無論在舞台演出、節慶演繹或宗教祭祀等許多儀式或觀念(如毁損的箜面具及節慶結束後之鬼王面具均須以『放水流』的作法來消祛厄運),這三類面具內蘊的「通天敬神」與「驅鬼祈福」的精神仍在,其所代表的文化符碼正是神靈象徵或祖靈化身之形上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