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i-culture-khon-lakorn

探究泰國面具文化:神的臉、鬼的面、祖師爺的容顏

看見泰國編輯團隊

鬼面具(節慶面具)

泰國東北部黎府丹賽縣(อำเภอด่านซ้าย จังหวัดเลย)每年定期舉辦傳統的「皮塔空鬼面具節(ผีตาโขน)」活動,採用面具化妝、遊行與觀光的方式將宗教儀式與傳統文化節慶化。這種以面具為主體的節慶文化,將面具視作神靈或祖靈,透過演繹遊行的儀式來連結過去和現在,具有發揮安撫民心及加強族人聯繫之社會功能。

相傳在佛教典故「瓦三敦王子」中,民間傳說當佛祖轉世的瓦三敦王子走出密林,有一批遊神野鬼尾隨其後,護送及慶祝祂逃過劫難。黎府民間根據這一傳說與豐富想像,製作色彩艷麗的野鬼面具搭配五顏六色的奇裝異服,用舉辦大法會(บุญหลวง)及遊行禮佛儀式來延續此項文化傳統。由此可見,鬼面具節儀式是從佛陀轉生神話而來,爾後受到泰國政府「一村一品」經濟政策影響,及被認定是一個具有旅客吸引力的地區觀光節慶後,皮塔空進而結合本地宗教、教育與文化行銷等渠道,逐漸匯聚成有別於湄公河臨岸佬族與其他泰族之在地族群意識,而其面具的創意性也同步展現了「伊山(อีสาน)」民族的樂天個性及藝術性格。

丹賽居民每年在雨季時以大法會的方式舉行皮塔空儀式,目的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和農作豐收,因為相信本地的靈魂守護者及古老的祖靈具有超自然的神奇力量,當村民戴上面具扮演皮塔空時,象徵扮演當地祖靈,透過法會形式,祖靈會被安頓,而那些追隨佛祖走出森林的靈魂也會共同庇護村民的豐年生活。神話支持了皮塔空儀式的合理性,在為期3-4天的節慶活動中,經由群眾戴鬼臉面具遊行的方式演繹佛陀前世(即『瓦三敦/เวสสันดร』)的神話故事,藉以傳達教義與教育人心,因此穿戴皮塔空面具來遊行慶祝,是一種儀式能量轉換的方式,透過面具和儀式的舉行,藉以表達當地居民對於祖靈崇拜的文化性和敬天畏鬼的宗教觀。

由於皮塔空面具的型制趨向多元美觀,造成遊行民眾不捨於儀式結束後,依例將這些象徵惡鬼的面具丟棄於孟河,使其轉變成為一種藝術收藏品,商業化的結果逐漸改變了「放水流」的習俗,使得面具的功能屬性從前以「敬鬼」為主,轉朝「裝飾」為重,也讓皮塔空的神格從惡靈山魅轉變成為地方守護神祇。泰國旅遊局黎府辦事處為了加強形塑「鬼面具節」特色,今(2017)年6月24-26日在丹賽縣菩才寺廟舉辦的慶祝活動,除包括皮塔空面具臉遊行儀式、神靈遊行儀式、恭請須拿達神靈儀式、發射土製火箭拜神儀式、丟鬼臉面具儀式外,另新添一項「多彩鬼面具」活動,擴大邀請泰國北部、東北部、中部和南部等地知名藝術家,一起繪製各種具有泰國特色的鬼面具,共襄盛舉。

皮塔空面具拜OTOP政策之賜,由宗教祭儀的媒介功能轉型成為節慶娛樂的文創商品,其創作主題在傳統、創新及在地意識等三大範疇內展現,傳統鬼面具上的萊泰紋樣源於古印度,經由爪哇傳入吳哥王朝後由泰人沿用改良,而現代面具上的圖紋裝飾則純粹以創意為主,並沒有傳統特定的文化符號或宗教意涵,且大部分的創作設計與在地工藝師的生活經驗直接相關,儘管每個人的在地經驗不同,但按符號學(Semiology)原理,在一個大環境下,經過許多「個人經驗值」拼湊後所得到的「結論」,往往能反映「個人經驗」和完整事物中的脈絡關係。

早期皮塔空面具不重創意,用色造型也極為簡單,然因面具走向商品化經濟路線,著重強調美學、觀光與節慶化價值,所以面具製作也越趨精緻美觀。新式皮塔空面具由帽子、臉部和鼻子等三部位組成,簍帽用竹子編成,長臉由曬乾的椰樹皮鏤空雙眼構成,而尖鼻則用軟木仿鷹喙形狀製作;傳統皮塔空面具僅用紅、白、黑三種天然色素塗飾,不同於當今為求快速、多變和保存持久而改用化學油漆來加強亮度和效果,用色表現亦不拘泥於傳統三色,這股商品化觀念的轉變,使得皮塔空面具從宗教祭儀用品質變為藝術文創商品,然不變的是,皮塔空具有「做功德(ทำบุญ)」的精神意涵是與常民生活結合且深受當地宗教文化影響。

魯士面具(宗教面具)

泰民族認為身、心、頭與魂是構成人體的四大部分,而「魂」的居所位於頭部,頭頂則是魂的出入通道,由此認為面具是靈性與能量轉換之媒介,經由特定神、佛、仙人等肖像或諸如虎、猴、象、鷹等猛獸造型為路徑,藉由交感巫術(Sympathetic Magic)作用以獲得神佛或靈獸的神奇能量來祈福祛災。

泰人的精靈崇拜原始信仰屬薩滿教性質,泰民族於素可泰王朝開始接受存在於西元6至11世紀的墮羅缽底(Dvaravati)上座部佛教,而墮羅缽底早在8至9世紀時已受到來自蘇門達臘的室利佛逝(Srivijava)和爪哇的夏連特拉(Sailendra)傳來的大乘佛教影響。同時墮羅缽底又在11世紀被吳可王朝併吞而融入了印度教和佛教密宗等教義。總之,泰族的宗教觀具有融合佛教、印度教、婆羅門教及泛靈論等混教系統所產生之「宗教綜攝(Religious Syncretism)」影響,故泰國佛教混融「魯士(ฤาษี)」信仰的文化現象可說其來有自。

「華嚴經」中的「阿斯陀(Asita)」(即魯士)是一尊代表修習外道法門的長壽仙人,這些仙人雖被視作佛教「外道」,但祂們卻與諸佛之間有著密切關係。廣義而言,佛世時的「六師外道」沙門可謂各別分支的魯士代表,有主修禪定、專精神通、擅長勘輿、卜卦算命、念咒辦事及醫術診療等不同流派,此即泰國魯士祖師傳承108種化身之說法。泰國佛教認為魯士(阿斯陀)的修行位階甚高,肇因佛祖曾向阿羅邏迦藍(Alara Kalama)及鬱頭藍弗(Udraka)兩位仙人習得「四禪定」與「四空定」境界,故將魯士奉為「祖師」供於廟堂;此外,佛教視許多偉大魯士為菩薩化現,其中當以神醫-耆婆(Jivaka Kumarabhacca)最為著名,因此目前在泰國魯士的傳承中,耆婆即被尊奉為最重要的祖師爺之一,其塑像亦被供奉於曼谷大皇宮內庭供民眾參拜。

古印度神話賦予頭戴高帽、身披虎皮的魯士隱修者,具有自神接收知識並傳授教導世人的能力,因此泰人視魯士為擁有無比智慧及庇佑能量的「導師」,其「拜師儀式(พิธีไหว้ครู)」則成為泰人社會重要的年中盛事,而儀式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做為人間與天界溝通媒介的「魯士面具」。然因魯士有108種化身法相,故其面具亦有不同型制,而最普遍使用於「拜師儀式」是三種全罩式面具法帽:1.「祖師爺(พ่อแก่)」面具被視為具有強化人緣及魅力財運等功能;2.「火眼魯士(ฤาษีตาไฟ)」面具擁有神通及驅邪能量並能加持信眾避邪護身功效;及3.「象神(พระพิฆเนศ)」面具據稱可賦予信眾無上智慧。拜師儀式藉由師父(虎皮魯士、白衣法師或黃袍僧侶)視功能需要而持不同的「魯士面具」罩戴於弟子頭部,併誦經咒完成加持灌頂,故其面具的功能目前仍侷限於宗教祭儀為主要目的。

面具文化具有的祈福、避邪、娛樂等三大社會功能,呈現了跨族群及跨地域的高度共通性,儘管各民族面具型制有異,但面具常是包括神佛、精靈、祖靈或鬼魅等多重概念之「靈(วิญญาณ)」的表徵,這些面具除了具有神魔或靈獸等特徵外,其製作或穿戴過程也常與神話或神蹟等超自然力量有關。泰國面具文化深受當代美學及非遺保護風潮等社會變遷影響,其功能歷經了「宗教祭祀」、「戲劇展演」、「節慶娛樂」與「文創商品」等段階性演變,但無論傳統或創新的面具功能與概念,在「後現代」的面具文化趨勢裡,其所內蘊的在地文化意識與國家文化意象,依然是與常民生活緊密結合,所以泰國文化部藝術廳已規劃於九世皇蒲美蓬陛下聖體火葬儀式期間,特別在皇家田廣場籌辦大型宮廷箜劇演出,藉以緬懷先王在藝術領域的偉大貢獻及傳承泰國古典箜劇表演之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