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曼谷設計週台灣館策展人曾熙凱(圖片來源:Vision Thai 看見泰國)

台灣循環設計與泰國產生新鏈結|專訪《Chain Chain》策展人曾熙凱

看見泰國編輯團隊

【看見泰國】為回應今年曼谷設計週的循環永續概念,台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TDRI,簡稱設研院)找來新鋭策展人曾熙凱以《Chain Chain》為題,展出9大永續設計。曾熙凱接受曼谷設計週中文媒體夥伴《看見泰國》專訪,他表示,這次帶來近年台灣具代表性的新作品,盼將成果與泰國交流,透過設計深化與泰國產、官、學界各項合作,產生新的鏈結。

2023曼谷設計週台灣館策展人曾熙凱與Vsion Thai 看見泰國執行長黑熊(Chit Lee)合影(圖片來源:Vision Thai 看見泰國)

新銳策展人曾熙凱扛重任 三度參與曼谷設計週

這次台灣館以《Chain Chain》的策展理念,強調的不只是單一品牌所建構的循環鏈,更在於跨產業、跨地域所產生的合作鏈。曾熙凱提到,台灣本身就有持續發展循環設計,所以這次的挑選原則是這一兩年間最新、最優秀,也具代表性的產品設計案例。

曾熙凱是工業設計背景出身,目前擔任實踐大學專任助理教授,過去他就曾為泰國台商提供設計服務,先前在2021年也曾與設研院合作到曼谷設計週參展,這是他第三度參與曼谷設計週。

曾熙凱談到,本次展出共9個台灣設計品牌,包含台電文創由電力設備廢棄物所製成的循環杯墊、宏碁產品具環保概念的Vero系列產品、W春池計畫使用回收技術展現玻璃之美的作品「CRYSTN」,以及好說設計使用台灣漁網再生尼龍製作的Hibāng友漁循環眼鏡等,都是近幾年來台灣具代表性的作品。

2023曼谷設計週台灣館策展人曾熙凱(圖片來源:Vision Thai 看見泰國)

曾熙凱:從產業鏈設計端改變 才能達到循環目的

曾熙凱表示,台灣過去有許多經典循環經濟設計案例,例如電動機車品牌GOGORO、結合飲水站地圖資料的「奉茶」App,如果有機會也希望把它們帶來曼谷設計週與國際分享,不過很多台灣設計品牌已經從產品設計,走向產品附加服務。

曾熙凱以GOGORO為例,提到該品牌不只賣車也提供租用的服務,如果未來再進一步提供計程車選擇,他的服務就會更完整。「循環經濟不只是販售給你一個由回收材料所製成的物件。更重要的事情是,我們要讓每一個物質、每一個材料,可以發揮最大的特性,什麼樣的方式才可以達到這樣子的一個效益?其實是在討論這個過程。」

曾熙凱也談到,幾年前台灣有部分產商對循環經濟缺乏系統性了解,會製造生質塑料的水杯,加入不定比例的天然纖維材質,以為這樣就可以達到減塑的目的,但這類垃圾其實回收價值極低,最後都會被分到第七類進到焚化爐。

曾熙凱表示:「我們都會跟學生或客戶提這件事情,你用塑料沒有什麼問題,當然可以選擇用回收塑料,重點是這個東西他在被你製造成產品之後,能不能再被回收? 如果你今天把它加入了稻殼、咖啡渣這類東西就是被汙染了。」他提到,除非是IKEA這類巨大規模的企業,能有自己的回收鏈,否則業者應該從產業鏈的設計端思考循環。


看更多泰國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