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面具(节庆面具)
泰国东北部黎府丹赛县(อำเภอด่านซ้าย จังหวัดเลย)每年定期举办传统的「皮塔空鬼面具节(ผีตาโขน)」活动,采用面具化妆、游行与观光的方式将宗教仪式与传统文化节庆化。 这种以面具为主体的节庆文化,将面具视作神灵或祖灵,透过演绎游行的仪式来链接过去和现在,具有发挥安抚民心及加强族人联系之社会功能。
相传在佛教典故「瓦三敦王子」中,民间传说当佛祖转世的瓦三敦王子走出密林,有一批游神野鬼尾随其后,护送及庆祝祂逃过劫难。 黎府民间根据这一传说与丰富想象,制作色彩艳丽的野鬼面具搭配五颜六色的奇装异服,用举办大法会(บุญหลวง)及游行礼佛仪式来延续此项文化传统。 由此可见,鬼面具节仪式是从佛陀转生神话而来,尔后受到泰国政府「一村一品」经济政策影响,及被认定是一个具有旅客吸引力的地区观光节庆后,皮塔空进而结合本地宗教、教育与文化营销等渠道, 逐渐汇聚成有别于湄公河临岸佬族与其他泰族之在地族群意识,而其面具的创意性也同步展现了「伊山(อีสาน)」民族的乐天个性及艺术性格。
丹赛居民每年在雨季时以大法会的方式举行皮塔空仪式,目的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和农作丰收,因为相信本地的灵魂守护者及古老的祖灵具有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当村民戴上面具扮演皮塔空时,象征扮演当地祖灵,透过法会形式,祖灵会被安顿, 而那些追随佛祖走出森林的灵魂也会共同庇护村民的丰年生活。 神话支持了皮塔空仪式的合理性,在为期3-4天的节庆活动中,经由群众戴鬼脸面具游行的方式演绎佛陀前世(即『瓦三敦/เวสสันดร』)的神话故事,藉以传达教义与教育人心,因此穿戴皮塔空面具来游行庆祝, 是一种仪式能量转换的方式,透过面具和仪式的举行,藉以表达当地居民对于祖灵崇拜的文化性和敬天畏鬼的宗教观。
由于皮塔空面具的型制趋向多元美观,造成游行民众不舍于仪式结束后,依例将这些象征恶鬼的面具丢弃于孟河,使其转变成为一种艺术收藏品,商业化的结果逐渐改变了「放水流」的习俗,使得面具的功能属性从前以「敬鬼」为主,转朝「 装饰」为重,也让皮塔空的神格从恶灵山魅转变成为地方守护神祇。 泰国旅游局黎府办事处为了加强形塑「鬼面具节」特色,今(2017)年6月24-26日在丹赛县菩才寺庙举办的庆祝活动,除包括皮塔空面具脸游行仪式、神灵游行仪式、恭请须拿达神灵仪式、发射土制火箭拜神仪式、丢鬼脸面具仪式外, 另新添一项「多彩鬼面具」活动,扩大邀请泰国北部、东北部、中部和南部等地知名艺术家,一起绘制各种具有泰国特色的鬼面具,共襄盛举。
皮塔空面具拜OTOP政策之赐,由宗教祭仪的媒介功能转型成为节庆娱乐的文创商品,其创作主题在传统、创新及在地意识等三大范畴内展现,传统鬼面具上的莱泰纹样源于古印度,经由爪哇传入吴哥王朝后由泰人沿用改良, 而现代面具上的图纹装饰则纯粹以创意为主,并没有传统特定的文化符号或宗教意涵,且大部分的创作设计与在地工艺师的生活经验直接相关,尽管每个人的在地经验不同,但按符号学(Semiology)原理,在一个大环境下,经过许多「 个人经验值」拼凑后所得到的「结论」,往往能反映「个人经验」和完整事物中的脉络关系。
早期皮塔空面具不重创意,用色造型也极为简单,然因面具走向商品化经济路线,着重强调美学、观光与节庆化价值,所以面具制作也越趋精致美观。 新式皮塔空面具由帽子、脸部和鼻子等三部位组成,篓帽用竹子编成,长脸由晒干的椰树皮镂空双眼构成,而尖鼻则用软木仿鹰喙形状制作;传统皮塔空面具仅用红、白、黑三种天然色素涂饰,不同于当今为求快速、 多变和保存持久而改用化学油漆来加强亮度和效果,用色表现亦不拘泥于传统三色,这股商品化观念的转变,使得皮塔空面具从宗教祭仪用质量变为艺术文创商品,然不变的是,皮塔空具有「做功德(ทำบุญ)」 的精神意涵是与常民生活结合且深受当地宗教文化影响。
鲁士面具(宗教面具)
泰民族认为身、心、头与魂是构成人体的四大部分,而「魂」的居所位于头部,头顶则是魂的出入信道,由此认为面具是灵性与能量转换之媒介,经由特定神、佛、仙人等肖像或诸如虎、猴、象、鹰等猛兽造型为路径,藉由交感巫术( Sympathetic Magic)作用以获得神佛或灵兽的神奇能量来祈福祛灾。
泰人的精灵崇拜原始信仰属萨满教性质,泰民族于素可泰王朝开始接受存在于公元6至11世纪的堕罗钵底(Dvaravati)上座部佛教,而堕罗钵底早在8至9世纪时已受到来自苏门达腊的室利佛逝(Srivijava)和爪哇的夏连特拉 (Sailendra)传来的大乘佛教影响。 同时堕罗钵底又在11世纪被吴可王朝并吞而融入了印度教和佛教密宗等教义。 总之,泰族的宗教观具有融合佛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及泛灵论等混教系统所产生之「宗教综摄(Religious Syncretism)」影响,故泰国佛教混融「鲁士(ฤาษี)」信仰的文化现象可说其来有自。
「华严经」中的「阿斯陀(Asita)」(即鲁士)是一尊代表修习外道法门的长寿仙人,这些仙人虽被视作佛教「外道」,但祂们却与诸佛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广义而言,佛世时的「六师外道」沙门可谓各别分支的鲁士代表,有主修禅定、专精神通、擅长勘舆、卜卦算命、念咒办事及医术诊疗等不同流派,此即泰国鲁士祖师传承108种化身之说法。 泰国佛教认为鲁士(阿斯陀)的修行位阶甚高,肇因佛祖曾向阿罗逻迦蓝(Alara Kalama)及郁头蓝弗(Udraka)两位仙人习得「四禅定」与「四空定」境界,故将鲁士奉为「 祖师」供于庙堂;此外,佛教视许多伟大鲁士为菩萨化现,其中当以神医-耆婆(Jivaka Kumarabhacca)最为着名,因此目前在泰国鲁士的传承中,耆婆即被尊奉为最重要的祖师爷之一, 其塑像亦被供奉于曼谷大皇宫内庭供民众参拜。
古印度神话赋予头戴高帽、身披虎皮的鲁士隐修者,具有自神接收知识并传授教导世人的能力,因此泰人视鲁士为拥有无比智能及庇佑能量的「导师」,其「拜师仪式(พิธีไหว้ครู)」则成为泰人社会重要的年中盛事, 而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做为人间与天界沟通媒介的「鲁士面具」。 然因鲁士有108种化身法相,故其面具亦有不同型制,而最普遍使用于「拜师仪式」是三种全罩式面具法帽:1.「 祖师爷(พ่อแก่)」面具被视为具有强化人缘及魅力财运等功能;2.「 火眼鲁士(ฤาษีตาไฟ)」面具拥有神通及驱邪能量并能加持信众避邪护身功效;及3.「 象神(พระพิฆเนศ)」面具据称可赋予信众无上智能。 拜师仪式藉由师父(虎皮鲁士、白衣法师或黄袍僧侣)视功能需要而持不同的「鲁士面具」罩戴于弟子头部,并诵经咒完成加持灌顶,故其面具的功能目前仍局限于宗教祭仪为主要目的。
面具文化具有的祈福、避邪、娱乐等三大社会功能,呈现了跨族群及跨地域的高度共通性,尽管各民族面具型制有异,但面具常是包括神佛、精灵、祖灵或鬼魅等多重概念之「灵(วิญญาณ)」的表征,这些面具除了具有神魔或灵兽等特征外, 其制作或穿戴过程也常与神话或神迹等超自然力量有关。 泰国面具文化深受当代美学及非遗保护风潮等社会变迁影响,其功能历经了「宗教祭祀」、「戏剧展演」、「节庆娱乐」与「文创商品」等段阶性演变,但无论传统或创新的面具功能与概念,在「 后现代」的面具文化趋势里,其所内蕴的在地文化意识与国家文化意象,依然是与常民生活紧密结合,所以泰国文化部艺术厅已规划于九世皇蒲美蓬陛下圣体火葬仪式期间,特别在皇家田广场筹办大型宫廷箜剧演出,藉以缅怀先王在艺术领域的伟大贡献及传承泰国古典箜剧表 演之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