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寺有著不同尋常的佛教藝術風格(圖片來源:攝影師:Pixabay,連結:Pexels)

從佛教藝術看話題不斷的法身寺

看見泰國編輯團隊

說到法身寺(วัดพระธรรมกาย;Wat Dhammakaya),相信很多對泰國有關注的小夥伴都不會陌生,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法身寺事件把這座寺廟推到了風口浪尖,相信很多人都從各種新聞圖片上看到過寺內的情況。今天,我們拋開之前的事情不說,單純來欣賞下法身寺內的佛教藝術,看看它是如何成為泰國寺廟中特立獨行的存在。

法身寺建築風格獨特

佛教寺廟往往是最能體現出泰國傳統藝術的地方之一,但是法身寺卻有著不同尋常的佛教藝術風格,尤其是在大法身舍利塔的部分。大法身舍利塔始建於1995年,目的是建成一個彙聚全球佛教信奉者的心和修行的中心。

法身寺有著不同尋常的佛教藝術風格(圖片來源:攝影師:Pixabay,連結:Pexels)

《法身寺奇幻的佛寺和佛教藝術》一文的作者Phinyaphan Photchanalawan解釋到,法身寺佛塔讓人聯想到“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和數以百萬穆斯林朝聖的城市麥加,反映了這個時代宗教和精神世界的廣闊,法身寺的佛塔被建成了一個理想之地,作為很多活動的舉辦地。和本應是僧侶舉辦活動的佛殿相比,佛殿的作用反而大大減少…”

大法身舍利塔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由穹頂和金色坡地構成的Buddha Rattana,由白色的環形底座構成的Thamma Rattana,一共有22層環形階梯的Sangkha Rattana,可以容納一萬名僧侶在此修行和舉辦儀式。

大法身舍利塔四周有修道場和禪堂,修道場結構為平面狀的鋼筋混凝土,禪堂是環繞在佛塔四周的建築,形狀為邊長1米的正方形,混凝土牆壁,屋簷用不銹鋼材質製成錐形,高2層。

Phinyaphan Photchanalawan解釋說:“法身寺在建築材料和藝術形式上不同於素可泰時期和阿瑜陀耶時期傳統泰國的形式,可以說這座寺廟為美學賦予了新的含義。它拋棄了傳統意義上的泰式花紋、神獸和各種從古印度高棉傳承下來的展示理想主義的傳統元素,比如在圖紙和雕像使用半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

因此可以看出,法身寺的大法身舍利塔和四周幾乎沒有沿用泰國的傳統,大法身舍利塔完全不同於傳統泰國佛塔的特徵,禪堂也不像傳統寺廟中的那樣。

法身寺佛教儀式“奇幻”

Phinyaphan Photchanalawan把法身寺的這種佛教藝術風格成為“奇幻佛教藝術”,除了在建築風格上不符合傳統泰國藝術形式之外,法身寺在其他佛教儀式上也非常“奇幻”。

法身寺在佛教儀式上也非常“奇幻”(圖片僅供參考,來源:攝影師:Pixabay,連結:Pexels)

即突出反映富足和偉大的精妙細節,例如在各種儀式和活動上的遊行隊伍,像有孔雀車的詹·孔諾雍葬禮、像埃及豔后裝扮的佛衣敬獻儀式、皇家僧衣敬獻儀式等活動,在有些活動還是用聲色光影等技術,這些都展示了讓人眼花繚亂的奇幻佛教藝術。

Phinyaphan Photchanalawan解釋說:“拋棄傳統泰式的藝術,轉而採用現代奇幻的藝術形式與平民主義有著緊密的聯繫,它回答了為什麼要採用各種新形式的問題,也體現了從傳統藝術向更簡明易懂的現代藝術的過渡,還體現了受到現代商業藝術因素的影響,例如電影、紀錄片、故事等等,法身寺奇幻的佛教藝術風格是所有信徒日常生活之外的另一個新世界…”

法身寺的佛教藝術與傳統不同,建築設計突出了容納全年大批量民眾前來舉辦活動的特點,使得寺內的建築為這些人提供方便,並且非常結實耐用,同時還反映了以大法身舍利塔為核心的一個理想的世界。

Phinyaphan Photchanalawan總結道:“強調富足,突出善報和令人心馳神往的天堂世界的傳統藝術觀點,卻變成了與想像中世界結合在一起的民族主義文化思想,充斥著商業藝術的影響力,可以說是完美計畫並掌控了藝術設計,是一座名副其實引人關注的現代寺廟。”

本文轉載自 滬江泰語《當年“紅”極一時法身寺 你了解過那裡“奇幻”的佛教藝術嗎?》


看更多泰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