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韋如/看見泰國共同創辦人
這是我第二次見到蔡明亮導演本人,第一次是約莫2001年,蔡導為當時的「你那邊幾點」巡迴校園。再見蔡導,已相隔18年,在曼谷台灣同志影展的閉幕會。
當時看不懂的,卻默默地發酵。當開始對「時間」產生焦慮,才明白,焦慮一直都是存在的。但就像蔡導說的:「焦慮,誰不焦慮呢?只是要怎麼把那個焦慮感減少。」
8天前,蔡導在曼谷拍片,他提到這部電影和黑眼圈一樣,也是在講勞工,但不是在講生態,而是在講他們的心情。3年前就開始拍,起源於李康生當時生了一場歪脖子的怪病,赴香港求醫的過程中,蔡導覺得應該要拍他,笑說拍他受苦。他說:「這場在曼谷的電影,我是在拍李康生在泰國遇到一個寮國人,就這麼簡單,但這部電影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我不知道。」
蔡導接著說:「電影是一種對我生命、經驗的表達。我想,我只能拍我經驗的、看到的。我們不能假裝知道很多事情,我們所知道的很少。」
或許,電影是活的,有生命的,在拍攝的過程中會自然地生長,無法預測最後會長成什麼樣子。而當電影上映,隨著每個觀影者的背景、心境、經歷,又會呈現不同的樣態。每個人觸發點不盡相同,當然,也有不少人是被碰觸到睡眠穴道,但總有人是醒著的,需要的。
或許,這就是蔡導所說的,「電影是有力量的,但有力量的電影,不會是電影工廠千篇一律生產的。」
我只能拍我經驗的、看到的。我們不能假裝知道很多事,我們所知道的很少。(蔡明亮導演)
在接受VISION THAI看見泰國專訪時,蔡導提到「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我們的教育比較像是職業訓練,教你出社會要怎麼賺錢、生存,但卻沒有教我們要怎麼『愛』。所以為什麼要有電影?電影就是要告訴你,這世界上存在很多的問題、陰暗面。而我們總要給環境一些時間,無法立刻就改變。」
提問觀眾回應,「看你的電影,我不需要台詞。」那一刻莫名感動,所謂文化、語言的隔閡,瞬間穿透。
蔡導笑說:「我不相信電影台詞。你信嗎?」
當一部電影,跳脫主流框架,抽離劇本、卡司、市場的概念,當脫離世俗對電影的認知,我們就會質疑他在拍什麼?
蔡導接受專訪時,以上月在台北光點華山上映的新作《你的臉》為例,他說:「13張特寫,包括12個老人和1張李康生的臉,看完,每個觀眾的反應不同,但沒有人懷疑我。」他接著說:「這是一個新的觀影經驗,電影有很多種可能性,甚至你不需要去理解,而是去『看』,就像這部電影,在光點華山放映,瞬間華山變成一座美術館。」
電影有很多種可能性,甚至你不需要去理解,而是去「看」。(蔡明亮導演)
好的觀眾要如何培養?蔡導以歐洲閱眾為例,他說:「是因為從小就耳濡目染,培養美感,會去欣賞各種不同的人事物。而這是亞洲缺乏的。」
「電影,是什麼?」
蔡導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去思考的問題。去思考『電影』,思考『表演』,去思考『真實』。」
從「質疑」到「反思」,蔡導留下了一個回歸本質的問題給我們。很有他的電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