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首映《日常對話》(Small Talk) 黃惠偵導演現身分享 泰國觀眾反應熱烈

看見泰國編輯團隊

撰稿:黃令華

《日常對話》(Small Talk)呈現導演與同志母親之間的日常對話,透過母親、自身及女兒之間的互動,以及導演對於母親記憶的探尋,深刻地自我提問和赤裸的關係修復

3月16日晚間,由臺灣留泰學生會(Taiwanese Student Association in Thailand,簡稱TSAT)發起第一場在曼谷的獨立放映活動,黃惠偵導演特地從臺灣赴泰出席《日常對話》曼谷首映會,活動舉辦在具有完整播映規格場地的曼谷法國文化協會(Alliance Française de Bangkok),法協場地負責人Paul Abela亦表示,是法協近期人數最多的活動之一。駐泰臺北辦事處多位代表出席,泰國許多知名藝術家、策展人、電影發行商亦到場支持,映後近兩小時的座談從場內延伸到場外,反應熱烈。更有泰國觀眾回應:「這部電影不僅是連結同志議題,從平淡的敘事節奏,更看見導演想傳達的人物關係與厚度,是部有深度的紀錄片,臺灣紀錄片令人驚艷。」

《日常對話》呈現導演與同志母親之間的日常對話,透過母親、自身及女兒之間的互動,以及導演對於母親記憶的探尋,深刻地自我提問和赤裸的關係修復。導演將自我在觀眾面前攤開,透過大螢幕放映這樣儀式性的關係建立,創作者和觀者在觀影過程彷彿進行了另一場日常對話,觀眾被迫在幾個人物特寫鏡頭下,仔細觀察細膩的表情變化。在這樣的觀看過程裡,牽動自身的身體經驗與回憶,最終回視觀眾自己的家庭關係。

現場觀眾來自不同國籍,學生會準備了中英泰三種語言即席翻譯,儘管花費了較多時間討論同一問題,卻讓在場的觀眾皆能參與並理解座談內容,不因語言限制而排除部分觀眾。有泰國觀眾在座談後回饋「我很喜歡Q&A的部分,它拓展和提升了我對於LGBT社會在父權結構底下的想法與理解,更感動於這之間母女微妙的關係。」(“I do love the Q&A session, which broadens and uplifts my mind and conception about LGBT society under the power of patriarchy. Wholehearted touched by the subtlety of mother-child relations.” )

黃惠偵導演提到「在電影發行放映後,和媽媽的關係在這之後開始改變,因為她透過如同陌生人的觀眾,開始相信這樣的故事,也是能帶給他人正面積極的意義和影響的。」並提出與在場觀眾合照的要求,要回傳給媽媽看,引起觀眾的掌聲與笑聲。

泰國觀眾互動熱烈

《日常對話》在柏林泰迪熊獎獲得首獎肯定後,便巡迴多國展映。此次落腳泰國,透過東南亞第一個成立的留學生組織「臺灣留泰學生會」策劃,輔以駐泰臺北辦事處教育組的經濟支持,成功完成放映,近兩百位觀眾出席,更有泰國當地發行單位計畫再次邀請《日常對話》至泰國各地播映,可謂台泰之間一次積極且涵蓋多面向意義的交流。政府期望推動臺灣在東南亞國家社會的影響力,在民間的文化活動交流上若投注更多資源,定能強化不同社會之間的互動與理解。

《日常對話》曼谷首映會

附註:
筆者目前於朱拉隆功大學文學院交換,原就讀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為留泰臺灣學生會文藝部負責人,活動主辦者,亦為自由撰稿人、紀錄片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