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尚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泰國政經研究,現任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臺灣東南亞學會秘書長,常受邀上各大媒體相關節目發表對泰國政局情勢剖析。)
經濟成長政策致貧富差距問題加劇
泰國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至今的紅黃對立,已經讓泰國陷入極度分裂的危機之中。其中紅衫軍以支持前總理塔克辛,來自泰國北部與東北部的農民,或在曼谷打工的藍領階級為主,並以泰文phrai(農奴、僕人)自居;黃衫軍則是以反對塔克辛,來自泰國南部與曼谷中產階級為主,通常以泰文ammat(上流菁英)稱呼之。如此對立的原因可以追溯至泰國從1960年代開始的經濟發展政策,泰國政府成立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oard, NESDB)推動5年1期的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計畫(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 NESDP),雖然經過長期的發展下來,泰國整體的經濟成長表現相當亮眼,也有效減少貧窮問題。
根據統計,全泰國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人口從1988年的42.2%降至1997年的14.8%,隨後因為金融風暴的關係上升至2000年的21%,但又下降至2010年的7.7%,可是其中有高達四成的貧窮人口皆居住於泰國東北部地區。另外,若根據貧窮指數來加以觀察,1960年時,全泰國的貧窮指數高達88.3,其中鄉村為96.4,城市則為78.5;經過40年的努力,2002年時,全泰國的貧窮指數降為9.8,城市部分更降至3.8,可是鄉村的貧窮指數仍高達12.6。若根據地區來看的話,2002年時,曼谷的貧窮指數為1.4,可是北部地區的貧窮指數為9.8,東北部的貧窮指數更高達18.9。顯見泰國的經濟成長雖然解決了貧窮的問題,但卻帶來更大的貧富差距問題。
主要原因在於以曼谷為中心(Bangkok-based)的發展計畫長期以來造成曼谷與泰國北部、東北部政經不平等的擴大,也引發北部與東北部民眾的不滿。2011年時,曼谷地區的家戶月平均所得約為41,631泰銖,但北部與東北部地區分別只有17,350與18,217泰銖,約只有曼谷地區的4成左右。在2007年大選中,支持民主黨的人均省份生產毛額(Gross provincial product per capita)約為221,130泰銖,支持人民力量黨的省份則只有92,667泰銖,兩者之間的差距相當大。根據世界銀行2012年的調查,曼谷佔全泰國人口的17%,全泰國GDP的26%,可是卻佔政府公共支出的72%;至於東北部佔全泰國人口的34%,全泰國GDP的11%,但是卻只佔政府公共支出的6%。至於世界普遍使用測量貧富差距的Gini指數顯示,泰國前20%的收入佔全國55.06%,而後20%的收入只佔全國的4.30%,兩者相差約12.81倍,金字塔頂端與底層的收入差距更高達69倍。
曼谷與北部、東北部的區域經濟不平等也間接導致其他層面的差距。根據2009年由健康指數(Health Index)、教育指數(Education Index)、就業指數(Employment Index)、收入指數(Income Index)、住宅與生活環境指數(Hous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Index)、家庭與社區生活指數(Family and Community Life Index)、運輸與溝通指數(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dex)、參與指數(Participation Index)等8項指標所構成的泰國「人類成就指數」(Human Achievement Index)顯示,前3名分別是Phuket、Bangkok與Pathum Thani,而前10名的省份全部位於中部與南部地區;至於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最後3名分別是Tak、Sa Kaeo與Mae Hong Son,而最後10名皆位於北部與東北部地區。
貧民欲靠選票翻身 挑戰保守菁英
北部與東北部地區長期以來受到政府經濟發展政策的忽略,造成經濟發展與曼谷地區產生極大的落差,而這樣經濟不平等也造成在醫療條件、教育環境、住宅與運輸等方面的不平等現象。北部與東北部的民眾在過去並未覺得自己對於政治有任何的影響力,政治疏離感與相對剝奪感普遍存在。一直到2001年塔克辛擔任總理,透過民粹政策以及強調北部與東北部的建設重新讓該地區的民眾贏得對政府的信任,雖然短期內無法改變其經濟不平等的現象,但是該地區民眾心中政治不平等的想法與念頭卻大幅獲得改善,他們終於知道他們也有能力透過手中的選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但如此具有高民意支持的塔克辛卻面臨到來自曼谷地區的舊有保守勢力的強力反擊,也讓泰國的對立情勢更加升溫。
當塔克辛於2005年順利連任之後,其挾帶強大的民意支持,意圖挑戰泰國舊有保守勢力,包括:皇室、軍隊、司法與民主黨等政經菁英,如此也造成這些保守菁英的恐慌,開始串連反撲,以「網絡皇室」(network monarchy)的形式運作,並順利透過軍事政變、司法政變與軍隊鎮壓等方式,成功抵擋親塔克辛的紅衫軍勢力,其中軍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從1932到2012年間,泰國只經歷28年的文人統治,其中有19年是在1992年之後。1992年以前的軍事力量介入,大多是因為文人政府上台後貪汙腐化嚴重而產生政治衝突與危機,迫使軍方介入接管政權,而後頒佈新憲法並重新舉行大選,如此的「惡性循環」在2005年之後出現些許變化。
綜觀這10年來泰國的政治衝突與對立,主要是因為1960年代開始的錯誤經濟成長政策,導致曼谷與北部、東北部地區的貧富差距擴大,加上來自清邁的塔克辛興起挑戰舊有曼谷保守菁英,造成社會對立與衝突,最後給予軍隊介入的藉口。如此的新惡性循環是否有終止的一天?首先,政治菁英必須表達對於民主憲政的遵守與支持;其次,軍隊必須國家化與中立化,減少其在政治事務中的角色;第三,司法單位應盡量避免做出政治判決,讓政治爭議回歸政治途徑解決;最後,泰皇或皇室的政治角色也必須克制,這點或許要等到泰國皇室接班問題明朗化後才能達成。
延伸閱讀:2006軍事政變前後的紅黃對立
看更多泰國反政府運動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