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在語言、文學和宗教等方面都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圖片來源:Pexels@Vivek)

印度文化的痕迹在泰国无处不在,你了解泰国人口中的“大难不死”吗?

看見泰國編輯團隊

要说哪里的文化对泰国影响最深,那便莫过于印度了,时至今日,你都能从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看到印度文化的影子。就连泰国人口中经常说的一句熟语:“大难不死(ดวงยังไม่ถึงฆาต)”也和印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竟泰国人口中的“大难不死”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来看看。

泰国在语言、文学和宗教等方面都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图片来源:Pexels@Udayaditya Barua)

泰国各方面都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

对于印度的“焚尸”文化,全世界人都抱着“一定要亲眼观看一次”的目标,尤其是瓦拉纳西的焚尸,这里也被誉为火光永远不熄灭的城市,因为这里永远都有人世间的出生和死亡,在恒河流域的北方邦有着5000多年不曾熄灭的火和不曾消散的烟雾。

火葬地点的名称是马尼卡尼卡河坛和哈瑞希昌德拉河坛,这两个河坛的名字就是泰国一句很有名的熟语”ดวงยังไม่ถึงฆาต”(大难不死) 的来源,是很多人经常说的,并且都想在发生了大灾难之后听到这句话。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 /khaat3/ “死亡”好端端的怎么就成了泰国人说顺口的一句熟语?

泰国在语言、文学和宗教等方面都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图片来源:Pexels@Vivek)

泰国人口中的“大难不死”什么意思?

“ฆาต”这个词是印度人用来称有着阶梯下到恒河的地方的,尤其是在瓦拉纳西城中共有88个河坛,这些河坛都有着不同的名字,比如马拉维亚河坛、阿西河坛、杜勒西河坛、耆那河坛、拉克希米河坛等等。

但是泰国熟语中的”ฆาต”是用来焚尸的河坛,就是恒河边上的马尼卡尼卡河坛和哈瑞希昌德拉河坛,生命在回归到神灵的怀抱前身体在这里接受洗礼。但对于印度人来说,在他们知道自己无法抵抗死神之后,就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并子孙能够把自己停放在神圣的恒河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次呼吸。

为什么只有这两个河坛呢?为了讲述得更加完整,我们追溯到了马尼卡尼卡河坛和哈瑞希昌德拉河坛名字的起源。马尼卡尼卡将会分成两部分,分别是马尼卡尼卡水井和马尼卡尼卡河坛。

马尼卡尼卡水井是一处水井或一个四边形的湖,长宽大约10米,在有的经书中将其称作Chakputkarinee,即毗湿奴神的足迹,人们现在还能够看到,有的经书讲述到:“一天,湿婆和帕尔瓦蒂在水井中洗澡的时候,湿婆的王冠“马尼”和帕尔瓦蒂的耳环“卡尼卡”掉在了水井中,因此这座水井就被称为马尼卡尼卡水井(Kund是水井的意思)。”

哈瑞希昌德拉河坛中的“哈瑞希昌德拉”是阿瑜陀耶城的一位国王,这位国王被隐士变成为一位隐士成来检验他的德行,挑他的一些小错误,让他最终变成了一个奴隶,还把他最心爱的王后和王子卖给了别人,还说要将自己也售卖出去。

最后,国王成为了低等种姓人的奴隶,承担焚尸的工作,后来国王和王后相见,决定把自己也焚烧掉去追寻之前被蛇咬伤而去世的儿子,一直以来国王和王后为了维持正直都都非常痛苦,在自焚之前说到:“希望这里成为让我们灵魂纯净的地点,就好像黄金在模具中闪耀的光芒一样。”

当身体没有呼吸之后,用白布包裹起来,用鲜艳的万寿菊装点,放在7节竹上,然后抬到马尼卡尼卡河坛和哈瑞希昌德拉河坛,一路都会有很多行人,有些尸体会被放在巴士或推车上运送,能够听到不断的祈祷声:”Rama Nama Satcha Hae”,意思是:“只有罗摩的名字为真,其余所有的名字,全部毁灭。”

泰语熟语“大难不死”的意思是:这个人还没有到要焚尸的时候,用自己好的思想、行为、言语创造了好运,就算到了焚尸的河坛也不需要担心。

本文转载自 沪江泰语《印度文化的痕迹在泰国无处不在,你了解泰国人口中的“大难不死”吗?》


看更多泰国文化